發布時間:2023-09-01 09:48:08
鋼筋套筒灌漿料
一、材料組成
灌漿料是以水泥為基本材料,配以細骨料、混凝土外加劑及其它材料組合而成的干混料。加水攪拌后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早強、高強、微膨脹等性能。
1)膠凝材料
主要是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微硅粉等。
2)細骨料
主要用河砂、山砂、機制砂,最大粒徑不大于2.36mm ,一般選用強度高的砂。
3)其它材料
早強劑、減水劑、微膨脹材料等
二、套筒灌漿料包裝、運輸、存儲
1)包裝
采用防潮袋包裝,每袋凈重宜25kg,且不應小于標志的99%。隨機抽取40袋,總凈重不應小于1000kg。
2)標志
包裝袋上應表明產品名稱、型號、凈質量、使用要點、生產廠家、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
3)運輸和儲存
運輸和儲存時不能受潮,應儲存在通風、干燥、陰涼處,避免陽光長時間照射。
三、套筒灌漿料攪拌及使用
按灌漿料重量的12%-14%(具體以產品說明書為準)加水攪拌,水溫以5~40℃為宜。攪拌時間一般為3~5分鐘,攪拌均勻后靜置2min,消弭氣泡后再使用,加水攪拌后的灌漿料宜在30min內使用完畢。
四、套筒灌漿料的種類
1)常溫型灌漿料
施工及養護過程中24h內灌漿部位所處的環境溫度不低于5℃。
2)低溫型灌漿料
施工及養護過程中24h內灌漿部位所處的環境溫度不低于-5℃ , 且不應超過 10℃。
五、套筒灌漿料的性能指標
六、套筒灌漿料試驗檢驗
1)試驗檢驗規定
2)下列情形之一須做型式檢驗
a新產品的定型鑒定
b材料及工藝有較大變動,可能影響質量時
c停產半年以上恢復生產時
d型式檢驗超過1年
3)試驗檢驗圖片示意圖
4)灌漿料試驗報告樣圖
七、鋼筋套筒灌漿
1)灌漿流程
2)截面處理
對于采用鋼筋套筒連接的構件,須對已澆筑的結合面進行鑿毛、清掃、高壓水 槍清洗的處理,確保結合質量:
3)分倉和封堵
a分倉深化
剪力墻采用連通腔灌漿方式時,每個連通灌漿區域(倉室長度)不宜超過1500mm,對有套筒群部位則整個套筒群可獨立作為一個灌漿倉,對每塊預制墻板分倉進行編號。
b分倉施工
分倉砂漿可以采用1:2.5水泥砂漿或者專用座漿料,寬度約30-50mm,確保分隔嚴密不漏漿,右圖是分倉施工示意,也可在吊裝前根據分倉深化先在基層上抹上分倉砂漿,并在砂漿終凝前完成吊裝。
c灌漿倉封堵
同樣采用1:2.5水泥砂漿或者專用座漿料進行封縫,封縫料強度不得低于30MPa,封縫料填入灌漿倉15mm-20mm左右,上下與混凝土粘接牢固,達到一定強度后才可灌漿。
4、灌漿料制備及檢測
a灌漿料制備
4)灌漿料制備及檢測
a灌漿料制備
每次約1包(25kg),采用量杯按要求加水攪拌3~5分鐘,均勻后靜置2min,消弭氣泡后在30min中內使用完。
b初始流動度檢測
使用前進行初始流動度檢測,每工作班不少于1次,流動度要不小于300mm。
c試塊制作
每工作班取樣不少于1次,每樓層不少于3次。每次抽取1組試件進行標準養護檢測抗壓強度。
5)注漿
a機具及人員要求
1.注漿機械種類很多,要求注灌漿壓力達到0.5MPa以上即可,灌漿料攪拌機可以采用手持式也可采用小型砂漿攪拌機。
2.人員要經過培訓才能上崗。
b預制剪力墻注漿
注漿前應對注漿套筒進行編號,以便記錄注漿情況。預制剪力墻注漿方法與預制框架柱相同,同一分倉注漿要連續進行,當存在無灌漿套筒的灌漿倉時,首先灌注無套筒的灌漿倉。
c預制柱注漿
連通倉灌漿采用壓漿法注漿,即從底部進漿口注漿,進漿孔出漿后逐一進行封堵,待上部出漿孔出漿后再次逐一進行封堵,最后待最高處的溢漿孔出漿后封堵,灌漿設備的壓力調低至0.1MPa保壓1分鐘,拔出注漿管并立即封堵,完成注漿。
6)施工記錄
1.灌漿操作全過程應有專職檢驗人員負責現場監督并及時形成施工檢查記錄。
監理工程師、施工員、專職質檢員等人員在場,監督灌漿過程,每個灌漿構件都需要錄制視屏影像資料灌漿全過程錄制,清晰反應出進出漿孔的出料情況、封堵情況,以便反應灌漿質量。
2.錄制視頻影像資料,施工單位備案。
7)注意事項
1.規范中規定座漿料的強度不低于30Mpa,很多項目直接采用30Mpa進行控制,實際上因為 座漿料要填入構件結合倉中15mm-20mm ,而我們很多的預制構件強度都是大于30Mpa,相 當于結合部位局部的強度不足,建議凡是需要填入分倉內部的座漿料與構件同強度,或者采用灌漿料進行封倉。
2.座漿料要求強度不低于30Mpa , 強度檢測:每層為一批,且不少于3 組70 .7mm的立方體試件,標養護28d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3.灌漿完成后,需待灌漿料強度達到35MPa后,方能進行對接頭有擾動的后續施工,根據灌漿料的性能指標,差不多約1天后才能進行梁板的吊裝專業,且為了盡可能減少梁板吊裝對接頭造成擾動,除了控制后續吊裝的時間外,剪力墻或柱子的斜撐,建議保留到梁板吊裝完成再拆。
8)灌漿飽滿度問題及其保證措施
1.灌漿飽滿度不夠
因為封倉不密實、或者工藝操作不當、不細心,難免出現灌漿飽滿度不夠的現象。全灌漿套筒需要的灌漿壓力更大,易于引發漏漿問題,出漿孔上部出現不飽滿也會直接影響到接頭的力學性能。
2.飽滿度不夠的危害
可想而知,套筒連接的都是關鍵節點,出現飽滿度不夠將直接導致鋼筋連接出現問題,引發結構安全危機,尤其全灌漿套筒,將更可怕。
3.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施工前編制專項方案,每個灌漿部位必須有監理工程師、施工員、質量員共同旁站監督檢查,形成檢查記錄。
4.灌漿工人經培訓熟練后才能上崗,采用壓漿法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灌漿,出氣孔出漿后宜臨時封堵出氣孔,將設備的壓力調低至0.1MPa,保壓1分鐘,拔出注漿管并立即封堵,完成注漿。
5.日本研發的帶有浮標的橡膠塞,當套筒內漿料飽滿,就被頂出來,反之浮標伸出的長度就縮短。
9)灌漿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
10)質量驗收要求
1.驗收要求
2.套筒連接施工需完善的資料
2.1鋼筋套筒灌漿用套筒、灌漿料型式檢驗報告、進場檢驗報告、工藝檢驗報等(各方存檔)
2.2施工檢驗記錄、灌漿影像資料(施工單位存檔)
11)總結
1.灌漿套筒鋼筋連接技術,是實現預制構件之間的鋼筋連接最方便、最實用、最經濟的技術 , 也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可靠技術之一。連同腔灌漿坐漿法,具有操作簡單、質量可控、性價比高的特點。
2.該技術不但適用于預制柱、預制剪力墻、預制梁的鋼筋連接,橋梁橋墩及水利、市政等特殊情況下也適用,更加適用于現澆結構的鋼筋連接。
3.國內的產品標準、技術標準要求均高于國外,技術安全性不容置疑。掌握正確的生產施工方法,加強施工質量控制與監督,才是真正保證質量和安全基礎。技術培訓是很重要的環節,技術、管理、操作人員都要學習,操作工人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上崗。